您现在的位置:丰瑞谱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品信息 > 正文
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2020年经济运行报告
2021-03-18 15:24:00

2020年,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努力做好产能调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年玻璃纤维纱产量增速显著回落,制品深加工业稳步发展,内需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在此基础上,全行业利润总额达到117亿元,同比增长56%!行业在转型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一、2020年行业整体经济运行概况
(一)产量情况:玻纤纱产能调控成效好,制品深加工稳步发展
1.玻璃纤维纱:产量增幅显著回落
       2020年实现玻璃纤维纱总产量541万吨,同比增长2.64%,增速与去年相比出现明显回落。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冲击,但得益于2019年以来全行业产能调控工作持续推进,以及内需市场及时复苏,未形成较大规模的严重库存积压。进入三季度,随着风电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基建、家电、电子等领域需求逐步回暖,玻纤纱市场供需形势发生根本转变,各品种玻纤纱价格逐步进入快速上升通道。


01
         池窑纱方面,2020年国内大陆地区池窑纱总产量达到502万吨,同比增长2.01%。2019年实施玻纤纱产能调控,全年新建池窑项目投产总产能不足22万吨,同期有近40万吨产能进入停产或冷修待产状态,行业实际产能实现有效调控,这为行业化解市场供需失衡问题、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市场需求复苏和价格快速回升,2020年新建池窑项目投产总产能规模已达近40万吨,此外部分冷修项目也已经逐步恢复生产,行业仍需警惕玻纤纱产能增速过快问题,合理做好产能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优化。

02


       坩埚纱方面,2020年国内大陆地区通道及坩埚纱总产量约为39万吨,同比增长11.51%。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国内通道纱产能规模在2020年初出现较大幅度的萎缩。但在坩埚纱方面,虽然年初也受到疫情及招工、运输等因素影响,但随着下游各类小批量多品种差异化工业用布产品需求的快速上涨,坩埚纱产量显著增长。


03



       坩埚拉丝用玻璃球方面,2020年国内大陆地区各类玻璃球总产量约为96万吨,同比增长高达27.2%。近年来随着各地产业政策调整及部分工业用布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玻璃球产能转移及规模扩张势头明显。但由于缺乏产品创新和工艺技术进步提升,企业间同质化竞争激烈,市场波动较为剧烈。展望未来,特种玻纤及制品深加工领域是坩埚法生产工艺的主要发展方向,相关企业需要及早实施转型调整。

2.玻璃纤维纺织制品:产量快速增长
       电子用毡布制品:2020年我国各类电子布/毡制品总产量约为71.4万吨,同比增长4.54%。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信息传输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同比增长16%,同时2020年我国累计实现洗衣机总产量8042万台,同比增长3.9%;彩电总产量19626万台,同比增长4.7%;冰箱总产量9015万台,同比增长8.4%。此外2020年全球PC出货量超3亿台,同比增长13.1%;全球5G手机出货量超2.8亿部,增长40%。随着智能制造和5G通讯持续推进,以及因疫情加速推进的智慧生活、智慧社会建设,带动电子通讯设备与设施市场快速发展。
       工业用毡布制品:2020年我国各类工业用毡布制品总产量为65.3万吨,同比增长11.8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14.1万亿元,同比增长7%。随着后疫情时代对于房地产、基建等领域的投资加强,建筑外墙保温用网格布、窗纱、遮阳布、防火帘、灭火毯、防水卷材、壁布及土工格栅、膜结构材料、增强网布、隔热保温复合板材等各类建筑及基建用玻纤制品产量保持较好增长势头。云母布、绝缘套管等各类电绝缘材料则受惠于家电等产业的复苏,增长迅速。高温过滤布等环保类产品需求稳定。


04



       增强用毡布制品:风电市场的异常火爆,带动各类方格布、多轴向布、缝编毡等相关制品产量大幅增长,部分企业产量增速接近50%。

3.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制品:热固类制品产量增长明显
       2020年全国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约为510万吨,同比增长14.6%。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招工、运输、采购等方面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生产企业造成严重影响,大批企业停工停产。进入二季度后,在中央和地方的强力支持下,大部分企业实现复产复工,但部分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陷入休眠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了产业集中度,规上企业订单量稳步增长。

05



       玻纤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制品:2020年全国玻纤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约为301万吨,同比增长约30.9%。风电市场的强劲增长是造成产量快速增长的首要因素。受《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19]882号)等有关政策影响,2020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71670兆瓦,同比增速高达178.7%!风电成为拉动玻璃纤维及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制品市场复苏发展的最强劲动力。此外2020年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领域投资同比增长8.6%,水利管理领域投资同比增长4.5%,带动缠绕管道、脱硫塔器等制品产量增长。

       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2020年全国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约为209万吨,同比下降约2.79%。汽车工业受疫情影响,全年产量同比下降2%,尤其是乘用车产量下降6.5%,对短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产量下滑造成较大影响。而长玻纤、连续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生产工艺日趋成熟,其性能优势与市场潜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其在物流运输、货运车辆、建筑、现代农牧养殖等领域中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06



(二)进出口情况:内需市场成为行业发展强劲引擎
1.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明显回落
       2020年全行业实现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133万吨,同比下降13.59%。出口金额20.5亿美元,同比下降10.14%。其中,玻璃纤维原料球、玻璃纤维粗纱、其它玻璃纤维、短切玻璃纤维、粗纱机织物、玻璃纤维席等产品出口量降幅在15%以上,其它部分深加工制品则相对稳定或有小幅上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目前北美、欧洲等地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美国、英国等国家已出现第二波乃至第三波疫情抬头,对实体经济造成持续较大冲击。同时欧美对华贸易政策形势仍未出现明显好转,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的贸易战、欧盟对中国实施的贸易救济政策仍在持续,加之内需市场的异军突起,是导致2020年我国玻纤及制品出口量出现明显下滑的根本。
      此外,我国企业海外玻纤纱总产量已达44.4万吨,同比增长9.8%。各企业克服疫情蔓延、管理成本提升、文化差异等不利因素影响,为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产业海外市场拓展和全球化发展做出贡献。


07



2.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快速增长
       2020年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累计进口18.8万吨,同比增长18.23%。进口金额9.4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其中,玻璃纤维粗纱、其它玻璃纤维、窄幅机织物、玻璃纤维薄片(巴厘纱)等产品进口增速超过50%。随着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国内实体经济复产复工,内需市场成为支撑玻纤行业复苏发展的强劲引擎。而在国内热塑市场疲软的情况下,短切纱进口增速仍超过10%,则说明行业对于内需市场的应用研究和市场拓展仍存在不足。随着经济内循环发展战略实施,行业要进一步做好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做好产品结构和产能结构优化,持续推进实施供给侧结构改革。

cache
Processed in 0.015934 Second.